歡迎來到馬鞍山市人民醫(yī)院!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醫(yī)療特色

打破消化道最后的“盲區(qū)”——市人民醫(yī)院成功開展全市首例小腸鏡檢查

新聞來源:消化科 程正源  發(fā)布者:管理員  發(fā)布時間:2024-08-05  點擊量:1936

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消化道最長、面積最大的器官,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長約6米,游離于腹膜內,并被腸系膜束縛形成多個復合腸襻,是整個胃腸道中最難檢查的部分,被稱為“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因此小腸疾病的診斷遠落后于胃腸道其他部位。近日,市人民醫(yī)院消化科在全市率先成功為一例克羅恩病復查患者進行了小腸鏡檢查,此項檢查的成功開展,是全市首例成功開展的小腸鏡檢查。

近期,一位青年女性患者因克羅恩病治療后,需要復查明確小腸情況來醫(yī)院消化科尋求進一步診治?;颊咄晟葡嚓P檢查后,科主任沈穎洲立即組織科室炎癥性腸病亞??茍F隊討論研究后認為,雖然患者已在外院行小腸CT檢查,但小腸CT反映的信息不夠直接,需要更直觀的檢查明確小腸情況,以此來了解患者克羅恩病的治療效果,因此患者有小腸鏡檢查指征。

小腸鏡檢查技術要求高,在馬鞍山市尚未有醫(yī)院能夠開展此項檢查。此前廣大患者群眾想要接受此項檢查都要前往外地大醫(yī)院才能完成。這既給患者帶來不便,又增加了經濟負擔。2023年12月,在醫(yī)院領導的支持下,消化科安排唐旭東醫(yī)生前往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學習小腸鏡技術,力爭解決短板,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提升馬鞍山地區(qū)的醫(yī)療服務水平。


圖片1.png 


7月30日,與患者充分溝通后,經過完善術前準備,在沈穎洲主任的指導下,唐旭東醫(yī)生,消化內鏡中心谷強護士長和陳樹強護士一起為患者行經肛雙氣囊小腸鏡檢查。術中,大家小心操作,默契配合,小腸鏡緩緩深入小腸部位,360度全方位不留死角仔細觀察,鏡下發(fā)現由回盲瓣進入回腸約150cm,可見節(jié)段性分布潰瘍瘢痕改變,回盲瓣及距回盲瓣80cm處回腸見兩處潰瘍凹陷面,呈縱形分布,表面覆白苔,周邊粘膜呈結節(jié)樣改變,乙狀結腸及直腸見節(jié)段性白色潰瘍瘢痕,肛周未見肛瘺。結合內鏡下觀察及病史和實驗室檢查,認為患者目前克羅恩病仍處于緩解期階段。至此,醫(yī)院順利完成全市首例小腸鏡檢查。檢查明確診斷后,沈琳副主任醫(yī)師為患者制定了進一步的治療方案?;颊吣壳耙秧樌鲈?。


圖片2.png


在此之前,馬鞍山市患者想要排查小腸方面的疾病,只能通過小腸CT來進行。但由于不能直接觀察,因此存在著診斷陽性率低、定性與定位不準確的缺點。小腸也被譽為消化科內鏡檢查的最后“盲區(qū)”,小腸鏡技術的出現,打破了這一盲區(qū),并可對病灶進行活檢以提供病理學依據,同時還可對部分病灶進行內鏡下的微創(chuàng)治療。目前,雙氣囊小腸鏡已逐步發(fā)展成為安全可靠的檢查和治療手段,因其技術難度大,診療要求高,小腸鏡技術也被譽為消化科內鏡技術中的“明珠”。秉承“一切為了患者”的理念,市人民醫(yī)院消化科,迎難而上,急患者之所急,勇于大膽突破,攀登高峰,建立小腸鏡檢查和治療的專業(yè)團隊,在全市率先引進先進的雙氣囊小腸鏡,填補馬鞍山地區(qū)小腸鏡檢查的空白,開辟了小腸疾病診療的全新領域,為患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

  

科普:小腸鏡檢查適應癥

1.潛在小腸出血(及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

2.克羅恩病的診斷和復查

3.不明原因腹瀉或蛋白丟失

4.疑似吸收不良綜合征(如乳糜瀉等)

5.疑似小腸腫瘤或增殖性病變

6.不明原因小腸梗阻

7.外科腸道手術后異常情況(如出血、梗阻等)

8.臨床相關檢查提示小腸存在器質性病變可能

9.已確診的小腸病變(如克羅恩病、息肉、血管畸形等)治療后復查

10.小腸疾病的治療,如小腸息肉切除術、小腸異物取出術、小腸血管病變治療術、小腸狹窄擴張術等。

11.結腸鏡無法完成全結腸檢查的困難型腸道檢查

12.手術后消化道解剖結構改變導致十二指腸鏡無法完成的ERCP

 

地址: 安徽省馬鞍山市湖北路45號

就診咨詢:8222278 投訴建議:8222468 行政總值班:15205550011(非正常工作時間)

傳真: 0555-8222292 郵箱:rmyyyhbgs@163.com(醫(yī)患辦公室)

版權所有:馬鞍山市人民醫(yī)院 Copyrights 2005 All Right Reserved

皖ICP備18026702號-3

皖公網安備1 34050302000630號 皖公網安備2 34050302000733號 網絡110    不良信息舉報

技術支持: 學府信息  您是第位瀏覽者